(August 11 2020) (文長慎入) - 心評人員的進階訓硬生生剝奪了我的暑假, 只好怒看劇,紓解心中的憋屈, 男的帥女的正,就這部了《三十而已》, 光是片名就值得我好好看一波。 - 這部劇敘寫了3個30歲女性的生活樣貌, 涵蓋了愛情、親情、友情和事業等幾大面向的勾勒, 貼近生活與傻狗血的劇情,幾乎都網羅了, 大概就是男生眼裡,最芭樂且會睡著的那種, 但偏偏卻能一再再的吸住我的目光, 沒辦法,誰叫編劇寫透了30歲的樣貌, 把20種30的樣貌寫在這3人之中,縮時呈現, 然後大腦的類化功能不停工作, 不知不覺就會將閨蜜與自己的30歲配對在劇中, 好幾次完完全全吻合啊(攤手), 人生如戲,戲如人生,一點都不假。 - 1. 「先把一個人的日子過明白,才知道自己需要怎樣的另一個人。」 劇中的顧佳說了這句, 我忘記在什麼樣的劇情中她說出這句, 只記得這句卻完完全全扎在我的心上, 我想編劇肯定不是機器人,大概是人文學院的, 要不就很喜歡研究人性的或拆解人心之輩, 會這樣說是因為跟我一樣喜歡思考沒有答案的人生啊! 然後這句話讓我想起自己的27歲, 順利完成論文取得學位,但教甄依舊落榜的那年, 看著閒書,滑著手機,思考著人生與人性的夜晚, 前前後後想了半年至一年之久, 想著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?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? 勾勒另一半的樣貌?和夢想中的生活藍圖, 明明應該要讀書考教甄,卻遲遲找不到動機, 拿著手機,問著身邊人30歲的樣貌, 答案大概是「結婚」、「生小孩」「旅遊」 其中有人說「希望可以載著另一伴上下班」 我才驚覺,與其瘋狂的詢問他人, 應該好好地找一找,唯有把自己弄懂了, 仔細傾聽自己內心小人的吶喊, 感受每一次呼吸和情緒的牽動,一切才會有解答呀! 回想起來,那應該是最荒唐的一年,但也是最踏實的一年。 - 2. 「不是所有努力都會成功,很多事都會事與願違。」 劇中的成功有抄小路,也有踏踏實實努力獲得的, 雖然很多事都會事與願違,但不努力就完全不會成功, 努力7年的教甄告訴了我,有努力,就有希望,才有結果, 過去業務經驗則告訴我,人生有9成都是失敗的,被拒絕是必然, 讓生活中的成功作為失敗的潤滑,失敗則不會這麼苦, 因為,它是常態的生活樣貌,是例行。 - 3. 「茶樹和人一樣,到了中年期有的茶樹需要輕修剪,可有的茶樹就需要深度修剪,要改造樹冠。」 曾經我也捨不得修剪,總覺得開枝散葉總是好的, 可以讓人吸收更多陽光空氣和水分,加速成長, 殊不知比起過多的陽光,更應該追求適度的養分, 倘若真心捨不得,選擇隨順因緣,不失是一種方法, 時間會做出選擇,適者生存,不修剪,自然有其他淘汰法則, 生命會找到出口的。 - 4. 「到了三十歲,只敢相信那些看得見、摸得著的人和事。」 在27歲思考人生時,完全沒想過我的30竟然跟漫妮一樣, 開始追求看得見摸得著,貼上自己姓名的人事物, 總覺得這樣才有足夠的安全感和踏實感, 唯有貼上自己的姓名貼,才有擁有的感覺, 留在身邊抑或丟掉,不需要其他,只需要說服自己。 - 5. 「女人就是要為自己而活,活的漂亮才是最大的贏家」 一部紀錄女性的劇當然要為女性喊話, 眼看身邊邁入家庭的閨蜜越來越多, 不管有沒有孩子都是陀螺轉不停,娘家婆家忙得像蜜蜂, 各種林太太、方太太、郭太太、進寶媽、布丁媽、雙寶媽..... 為家庭,為孩子,為甜蜜的負荷退讓與努力, 記得,在為他人的同時,請記得也為自己,為健康,為未來, 與其活得漂亮,我覺得活得像自己更重要啊! - 打動人心的片段太多, 隨著論文撰寫的時間久了,腦子的文辭迅速減少, 漸漸文字已經不能完整呈現我想表達的, 但還是想嘗試寫點什麼,成為30歲的其中一種, 摁,劇情高潮迭起,看到最後,少女的留下幾滴眼淚, 我想,真誠地待人,對方是會有感受的,就像孩子一樣, 一直以來,都很喜歡孩子,正是因為如此, 孩子的世界很無爭,你待他好,他們有感覺的, 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回饋,最自然與真實的,那才是生活, 有溫度,有勇氣,有愛。 - 沒有白走的路,沒有沒經歷的過程,三十真的只是而已, 在工作上,有一點閱歷和方法,但不失熱忱和夢想, 在生活上,有一點存款建立生活的儀式感,但不失現實感, 在感情上,有一點挫折和智慧,但不失一點防禦力, Enjoy這動人充滿魅力的時刻, 未完待續。 -
|
- Aug 11 Tue 2020 18:39
三十而已|陸劇|童瑤|高晞月|江疏影|曹丹姝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